U8国际






安徽省肥西县U8国际公司

发布人:张是哪浏览次数 :45时间:2015-06-09

广州全面布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,将形成层次更清晰 、功能更完善 、联系更便捷的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 。

  

  今年2月,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,将广州的城市定位明确为“广东省省会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、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” 。在中央高度重视城市工作的背景下 ,作为中国超大城市及中国经济第三城,广州如何深化和提升城市发展战略,为巩固和提升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地位提供强力支撑,引发各界关注。

  实施“枢纽+”战略,强化国际航运、航空及科技创新三大枢纽的功能;做好珠江大文 章,优化提升一江两岸三带,建设南沙城市副中心 ;打通发展“大动脉” ,完善大交通网络体系和城市信息网络……4日开幕的广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上,公布了广州加快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的“路线图”和“施工图”,形成层次更清晰、功能更完善 、联系更便捷的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,打造国家中心城市“加强版”。

  随着全球化、信息化进程加速,交通网络、信息网络、产业网络 、创新网络、人才网络逐步完善,全球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  、信息流加速集聚扩散 ,枢纽带动力和网络连通性直接决定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。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 ,将凸显广州城市特征,强化城市功能,发挥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龙头作用,在全球城市体系和全国城镇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。

  关键词  :三大国际战略枢纽

  形成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

  中远海运散货总部落子 ,2018年世界航线发展大会落户,思科中国创新中心总部设立……今年以来 ,广州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建设捷报频传。

  当前 ,广州正立足南沙新区、广州港 ,建设国际航运枢纽;基于白云国际机场 、空港经济区 ,建设国际航空枢纽 ;立足城市科技创新走廊 ,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。同时 ,重点建设广州开发区、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及一批功能区 ,形成枢纽型网络城市中各具特色、错位发展的重要支撑节点。

  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 ,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地位更加凸显:不仅是城市重大基础设施,更重要的是产业、人才 、资本 、技术等高端要素的强大吸附器和辐射源,既面向国内,更面向国际。广州将实施“枢纽+”战略,举全市之力建设三大枢纽,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。

  一组数据描绘出三大枢纽的发展蓝图 :做强现代航运服务业,力争2020年外贸班轮航线超过100条 ,货物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箱;发展航空高端产业,力争2020年国际航线达到150条,旅客吞吐量超过8000万人次,货邮吞吐量达到250万吨以上;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力争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00家,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%以上 。

  未来,广州将科学布局建设城市空间的枢纽与节点 、网络与连接 ,形成层次更清晰、功能更完善、联系更便捷的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。

  关键词:大交通网络体系

  到2020年城市轨道超520公里

  国家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提出,广州要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。对此 ,广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,以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,系统推进国铁 、地铁 、城际轨道、高快速路网建设 ,实现对外高速通达、对内便捷互通,形成四面八方、四通八达的大交通网络体系 。

  外联方面,推进铁路枢纽建设,优化广州站、广州东站 、广州南站、广州北站等铁路客运枢纽布局,形成以大田集装箱中心站为核心的空铁联运、海铁联运、陆铁联运的铁路货运枢纽 。拓展铁路战略通道,推动建设广汕客专、京九客专广州联络支线、广湛客专、深茂铁路广州段等国铁干线。

  内通方面 ,完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 ,建设广清城际、广佛环城际、穗莞深城际、佛莞城际 、广佛肇城际、中南虎城际等重点项目,重点建设南北向城市轨道交通走廊,加快地铁11号线 、18号线、22号线等项目建设,到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超过520公里 。

  不仅是交通“大动脉”,信息“大动脉”也将全面打通。广州是我国三大通信枢纽之一,广州超算中心天河二号计算能力排在世界前列。下一步,广州将强化国际信息枢纽功能 ,建设完善高速、移动、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,实施大数据战略,推进智慧城市建设。

  关键词 :一江两岸三带

  打造30公里精品珠江

  广州珠江穿城、水网密布,中心城区的930公里水道和231条河涌是极其宝贵的资源财富 。如今,以珠江为天然轴线,推进实施沿江布局和开发建设,成为广州的主题。

  优化提升“一江两岸三带”,“三十公里精品珠江”呼之欲出:从白鹅潭到广州大桥的西十公里,形成展现城市历史风貌的滨水长廊;从广州大桥到琶洲岛东端的中十公里,形成展现大都市魅力的岭南水岸 ;从琶洲岛东端到南海神庙的东十公里 ,形成展现开放活力的现代化港城。

  珠江新城 、广州国际金融城、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这一“黄金三角区” ,将分别建成企业总部、国际金融、科技创新高地。

  珠江为轴布新局,山海呼应塑风貌。广州将按照依山 、沿江 、滨海的脉络,从北至南形成三个风貌区,彰显广州城市特色。

  其中,北部地区突出山体森林的生态风貌 ,保护成片农田、生态公益林区 、森林公园 、水源地等自然空间 ;中部地区突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都市风貌 ,严格控制珠江沿岸的城市开发 ,保护城市肌理,根植岭南文化 ,建设古今相融、中西合璧的活力街区;南部地区突出滨海新城风貌 ,科学规划生产岸线、生活岸线、生态岸线。

  关键词 :南沙副中心

  1小时到达珠三角主要城市

  此次全会,南沙被赋予“城市副中心”的功能定位。南沙地处珠三角几何中心 ,叠加国家新区、自贸试验区、“一带一路”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等战略机遇,拥有区位优越、生态良好、制度创新等优势,具备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基础和条件。“要抓住机遇 ,科学规划 ,把南沙建设成为广州发展的未来 。”

  南沙城市副中心建设将全面提速 。建设南沙连接广州中心城区的快速轨道 、快速道路体系 ,实现半小时内直达中心城区 ,到达深圳、东莞、中山、佛山等邻近城市,1小时内到达珠三角主要城市。精心规划建设南沙港、明珠湾 、南沙湾 、蕉门河中心区等7个自贸区功能区块,有效对接港澳地区和广州中心城区功能。

  同时,广州将坚持开放发展,加强国际交流和区域合作 ,发挥广州作为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龙头作用,构建全球城市网络重要节点 。

  关键词 :建设支撑手段

 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

  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,必须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 ,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。全会提出 ,着力强化规划战略引领,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、规划实施的强制性 、规划管理的系统性,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。建设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 ,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有序更新 ,提高城市建筑质量 ,提升城市建设品质。完善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建设长效机制,推进城市智慧管理 ,创新城市基层治理 ,保障城市公共安全 。优化产业结构 ,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,促进产城融合 ,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。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,坚持公交优先,提高公共服务品质 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,提升市民现代文明素养 。优化生态环境,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森林城市 、绿色城市 、生态城市。

 






XML地图